古籍《焦芳集》、《乐府杂录》中记载了许多柔舞名称:青腰、凉州、春莺、曲哲之等。青腰,又名刘垚,也属于唐代歌舞大曲。女子独舞,节奏先慢后快,舞姿轻盈飘逸,以长袖为特色。五代画家顾画了一幅韩熙载夜宴图,图中有一幅山舞柳摇的情景。凉州,又名凉州,是舞蹈在甘肃武威,颇有民族韵味。可能是舞蹈持碗持杯,和现代一些少数民族持碗持筷的舞蹈有关。
4、中国 舞蹈的隋唐五代折中主义公元581年,隋朝统一了中国,结束了长期的战争。隋文帝为了显示自己统一国家的功绩和强大的国力,在登基初年(公元581-585年)集中整理了南北朝及部分外国各民族的乐舞,制定了七曲,后发展为九曲,使宫廷燕乐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唐代是中国文化蓬勃发展的时期,-2舞蹈艺术也得到高度发展。唐代焦芳、梨园、太常寺等朝廷设立的各种乐舞机构,聚集了大量各族民间艺人,使得唐代 舞蹈,音乐成为吸收外来文化精华的载体,体现了唐人的自信与大度。
唐代的乐舞活动也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从宫廷到平民百姓。表演的音乐舞蹈活动,在节日和宴会中是必不可少的。这些小型的舞蹈在一般的宴会上,根据其动作特征和风格,可以分为“健康舞”和“柔舞”。“剑舞”是指那些舞蹈音乐舞蹈,动作风格刚健豪放,如剑舞、折枝舞、胡璇舞等。“柔舞”优雅温柔,节奏缓慢。比较著名的有《春莺》《绿腰》。
5、 唐代著名健舞《胡腾舞》有着怎样的 舞蹈 特征?唐代胡腾舞,著名的养生舞,源于石国(今中亚乌兹别克斯坦的塔什干,唐朝属安西都护府管辖)。舞者头戴尖帽,身穿窄袖“胡衫”,腰系腰带,脚穿锦靴。舞蹈以跳跃和快速多变的脚步为主。刘偃师《王中丞府夜观舞,胡腾》一诗,以“跳转毂使足彩柔”来形容空转快节奏的复杂舞步。李锐的诗《胡腾儿》有:“扬眉动眼踏地毯,红汗与串珠帽交换。
“四周一切行色应和,反手叉腰如月”这句话描述的是舞者生动的表情,激烈的舞蹈,快速的腾跃,奔袭,反手叉腰等舞蹈动作等。时至今日,在我国新疆和中亚的民族民间舞蹈中,也不乏跳跃动作多、踢腿节奏复杂、技巧高、风格豪放的男子。Xi东郊出土的一幅苏思勰墓乐舞壁画唐代表现了一个高鼻深目的胡曼,站在一条毯子上,举臂吸腿,好像刚猛跳落地。
6、 唐代宫廷乐舞的 特征中国唐代的艺术舞蹈经过舞蹈在汉代百戏中技巧的飞跃和南北朝中外乐舞的交汇,达到了更加成熟的新境界。此时正是中国古代艺术发展的巅峰时期舞蹈,其舞蹈蓬勃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强大的国力,开放的社会思维,对各民族和外来文化的充分吸收和融合。社会各阶层的群众活动舞蹈广泛存在,观赏舞蹈 表演已经成为人们艺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宏伟大型的宫廷乐言舞蹈也大量涌现,值得一提。
文章TAG:舞蹈 唐代 表演性 几类 表演 唐代舞蹈的表演特征